《爱乐之城》:向黄金时代的歌舞与爵士致敬 – 《爱乐之城》

发布日期:2017-03-22 22:58:13

      这是部不错的片子,但与如潮的好评和提名比我觉得并没有那个高度。
      从一般影片的角度看,情绪转变过于简化,很多铺垫不够。比如seb加入现代化的乐队(与坚持传统爵士的理想冲突)挣钱,应该有每天在理想现实中挣扎的描绘,而影片上看到的是他在台上演这些作品还挺high的,难道挣扎就只在第一天么?那理想的价值也太渺小了吧。。而且因为这个铺垫不够,俩人吵架那一段本来应该很精彩的戏张力也就不够,前面的矛盾没有铺到很尖锐,这里也就没法爆发得完全。不过歌舞片向来情节简单一些,毕竟要为歌舞腾时间,姑且忍一下吧。
      但从歌舞的角度看,有几首歌还不错(然而为什么不用男主最爱的爵士风格?),但是舞吧,编排得比较简单(除了开场),可能是照顾到主演都是非歌舞出身的吧。不过也正因为非歌舞出身,唱的和跳的都有点蜜汁尴尬,高司令还好,石头姐唱歌看歌词就好了,舞蹈设计的不错,大部分难度也不高,所以达成上问题不大,但也就是仅仅跳出来了而已,和前辈如《芝加哥》里那种舞蹈就没法比。
      开场那段舞,据说导演本来最后剪掉了,制片坚持加上。从影片整体性来说确实可以拿掉,但从定调来说,这样的开场宣告也是没错,而且毕竟是全剧最高难度的一段舞了,要没有这段有点愧对歌舞片的舞字。不过这段公路舞蹈是借鉴(&致敬)了《柳媚花娇》,可是《柳媚花娇》这里出现的是23岁时候的德纳芙女神啊,演员气质没法比。
      当然,影片拍摄和剪辑都很用心,是水准之作,刚才说到的歌舞编排还有场景布置都不错,浪漫场景的色彩和光线都不错和影片基调也很搭,选取了很多洛杉矶有意义的地点,男女主角的表演蛮好,演技方面没毛病。重逢时一曲city of stars刻意没有弹完也是挺用心。最突出的是致敬,男女主角宴会后在路边的双人舞、路过片场的场景等可以看到《雨中曲》,开始的四人宿舍内舞蹈可以看到《西区故事》,科技馆星光舞蹈可以看到《红磨坊》,等等。最后上了16mm,大致敬啊,在16mm的想象里女主看到了另一种人生,现实里没实现的在电影的平行世界里实现,real迷影情节。所以,对影片的归类排在歌舞片之前的应该是迷影片。。
      影片里色彩,尤其歌舞中服装色彩之间、服装和背景色彩的搭配都挺不错,就说一个,开头宿舍里四人舞蹈时黄裙姑娘从穿蓝衣的女主前一秒飘过,大家可以注意一下。不过也只是跟现在比,跟经典的差距还是很大。这里我又想到一个片子《秋水伊人》,也是有情未成眷属,雅克·德米的这个歌舞片,服饰的造型,色彩的搭配,比lalaland不知高到哪里去了。

      影评写到这里其实完了,但看lalaland时候最让我会心的其实是几乎重温一遍爵士史,看电影的对爵士熟悉的人不多,我就把其中提到的人说一下。男主收藏了一把椅子,说是Hoagy Carmichael坐过的(最后出现在了男主开的爵士俱乐部里),他妈妈说这是什么椅子这么精贵还不让我坐,我给你拿的毯子还是Miles Davis尿过的呢(当然是玩笑)。爵士乐迷肯定会意,Miles Davis如雷贯耳啊,尤其考虑到年代的问题,太早的一批已经没有在世的了,当今在世的爵士大师有大半都跟Miles Davis合作过。(包括Ron Carter、Lee Konitz、Herbie Hancock、Chick Corea等等,就说Chick Corea吧,63项格莱美提名拿到了22个。)男主解释爵士乐并非背景音乐而是很严肃认真的时候提到了Sidney Bechet(也为后来女主要去巴黎时说巴黎有很好的爵士埋下伏笔?)。男主说自己坚持梦想时以Louis Armstrong为例,没错就是微博上毒舌乐评人耳帝都认为唱功10级的那个Armstrong。乐队主唱反驳男主因循守旧,要有革命,爵士乐是未来的时候则搬出了Kenny Clarke和Thelonious Monk两位大神。男主因为Charlie Parker的昵称是大鸟所以一开始说要给梦想中的爵士俱乐部起这个名字(女主要改成seb's)后来在这个梦想成真的俱乐部装饰里,有那把Hoagy Carmichael的椅子,还有一系列爵士经典演出照片和唱片包括Bill Evans的唱片封面。片里还提到Kenny G,是被男主作为反面教材。以及女主在party后解围时管那时自己还不知道姓名的男主叫George Michael(刚刚去世的Wham!主唱),当然这不是爵士乐手了。

 

 

猜你喜欢

编辑推荐

热门阅读